這篇食記原本是壓後的,但前一篇韓式炸雞寫著寫著發現照片太少,便棄文改寫此篇。
目前韓國MERS疫情正熾,突然讓我想起12年前的SARS,
當時我在台北上班,但偶爾會回高雄度假,
經過還在蓋捷運的中正路,發現原本因捷運施工已經市況不佳的餐飲業,
因為SARS肆虐大家減少出入公共場所,愈加雪上加霜,
好幾家有名的餐廳紛紛掛上暫停營業的告示,或乾脆結束營業,
那真是一段令人煩心又痛苦的經驗,韓國人實在太輕忽防疫了!
了解這段歷史後,看到中正路這家20年老店【卡拉包泰式餐廳】,大概會感慨得哭出來
泰式料理在台灣到處可見,可惜翻開menu,菜色永遠是那幾樣:
涼拌木瓜絲、月亮蝦餅、椒麻雞、打拋肉、檸檬魚、蝦醬空心菜...,吃久真膩!
那一天和朋友聚餐,順應她初一十五茹素的習慣,雖然不愛還是選了泰式料理。
問同事哪間泰國菜好吃又近,她二話不說推薦了【卡拉包】,
老實說經過【卡拉包】N次,外觀絕對不會讓人想進去,
可能因為名字的關係,我一度以為它是卡拉ok店,哈哈
推門進來有個屏風玄關,裝潢說它豪華氣派嘛,又有些陳舊,
後來想想,這樣裝潢的餐廳在二三十年前,算是很走在流行前端的,
鹽埕區一些老餐廳也留有這些遺風,嗯~算「老洋派」吧
圖片取自卡拉包臉書
和爸媽、老妹相約吃泰國菜,大家對菜色和價格都很滿意。
牆上掛著泰王和皇后的玉照,年代有點遠,泰王和皇后還很年輕;
聽說老闆夫婦是緬甸華僑,當初是來台灣念書後定居,講話還有點口音。
趁著還沒上菜,可以玩個餘興節目,數數整家店共有幾座布榖鐘,
布榖鐘是德國黑森林的特產,小時候一度很風行,家裡有布榖鐘可以向同學炫耀,
每半點或整點守在鐘下,等著小鳥出來布榖布榖報時。
我和小倩點了比較多素菜,涼拌木瓜絲、泰式煎蛋、蝦醬空心菜、泰式河粉(炒素)、
竹筍xx湯,還有順從我的好奇心點的【火燒島】。其中簡單到不行的【泰式炒河粉】,
小倩吃到嘖嘖稱讚,洋葱、豆芽、小番茄和特殊醬料拌炒,裝盤後撒一把花生,
微微甜酸和一丁點辣,河粉帶點Q勁搭配香脆花生,口感多層次。
招牌料理【火燒島】是由鋁箔紙包著海鮮和椰漿咖哩烘烤而成,不是很辣倒是有點甜,
椰漿濃郁,足足可配兩大碗飯,海鮮份量足,有花枝、蝦子、蛤蜊、魚片,還有一隻蟹,
愛啃蟹的老媽樂翻了!
媽媽和妹妹不太能吃辣,爸爸口味保守,所以點的多是不辣或一般常見的菜色,
面對卡拉包一脫拉庫好菜的menu,覺得好可惜,沒辦法,誰叫我是孝女,哈哈
【月亮蝦餅】夠普通吧,不過卡拉包的蝦餅有厚度,蝦泥剁得不是太碎,咀嚼
中吃的到新鮮蝦子的甜味。
老實說,我煩死空心菜了,外食內用三天兩頭吃,可是老爸就偏愛它,沒輒
反正【蝦醬空心菜】嘛,不就那樣...我心裡一直碎碎念...可是還好,
這裡的蝦醬空心菜不像別處死鹹,反倒有正宗的蝦醬味,臭臭的,脆度也掌握得剛剛好。
吼,我多想吃【綠咖哩雞肉】啊,可是老媽一聽服務生說辣,馬上搖頭,哭哭
我只好轉移陣地,把焦點轉到吸引我的另一道菜【湄南跳魚】,
還好不辣,老媽終於恩准我享用。這道菜和火燒島差不多,都是以椰漿咖哩為底,
炸過的鱸魚剖平,並畫幾刀切口,方便客人夾取蘸椰漿食用,
鱸魚肉質新鮮富彈性,炸得不太老又入味,
連不喜吃魚的妹妹,也主動多嘗了好幾口。
小倩吃得挺美的泰式炒河粉,這次也點了讓爸媽品嘗,
可能已經半飽,大家對這道菜興趣缺缺,最後打包回府。
其實泰國料理味道重,主食還是以白飯為佳,
無論是酸、辣、咖哩,或椰漿、蝦醬、魚露、各種香料,
輔以白飯最能盡顯滋味,而不混淆味蕾。
為平衡重口味的配菜,我們捨棄酸辣海鮮湯、辣味竹筍XX湯,選擇【肉丸白菜湯】,
這肉丸有點像客家肉丸,少了胡椒味顯得清淡,
以蛤蜊、菇類和白菜熬湯,湯頭清澈爽口,把腹中的酸辣味道全中和了!
圖片取自卡拉包臉書
飯後當然要吃甜點,卡拉包的甜點只有【摩摩喳喳】,
忘記拍照,反正這甜點很常見,不需多解說,
這裡的摩摩喳喳好大一碗,我喜歡的亞達子有好幾顆,可惜有點硬
印象中還是「瓦城」的摩摩喳喳較精緻可口。
鄰桌好幾人點了這黃黃紅紅的飲料,原來是【泰式奶茶】,
看網友評價似乎不錯,下回也來喝喝看。
涼拌牛肉、綠咖哩雞肉、泰式臘味飯、翡翠椰汁湯、辣味蝦、糖醋肉...
我已經在擬下次的點菜單了XDDDDD
ps.平日人少不必久候,假日高朋滿座,建議先訂位
卡拉包泰式餐廳
地址:高雄市中正三路54號(近捷運信義國小站出口3)
電話:07-2367668
營業時間:11:30-14:20/ 17:30-22:00
加10%服務費,可刷卡
對面達仁街口有收費停車場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