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洞咸興冷麵本店拌冷麵—此行最愛。我和遊伴在首爾行中常玩一個遊戲:
每當吃完一餐,就開始重組美食排行榜。前五天,松子粥一直蟬連我的排行
榜榜首,直到最後一天,我們在明洞的咸興冷麵本店吃到冷麵,松子粥終於
被打敗。以蕎麥粉製成的冷麵,口感較一般麵條有嚼勁,酸甜微辣的牛肉湯
頭,加入梨子片熬煮,夏天可增加食慾,上桌後阿朱媽會拿大剪刀,幫你把
麵條剪成小段好入口。我第一次吃水冷麵是在紐約,盛冷麵的鋼碗浸在冰塊
裡,在酷熱的紐約,每一口都是透心涼。不過這回我點的是拌冷麵,乾拌的
拌冷麵較辣,碎牛肉加辣椒醬、芝麻油、醬油、糖、蒜、蔥等調製的醬汁,
裹著麵條入口,滋味比水冷麵多元。明洞有兩間標榜咸興冷麵本店,一家裝
潢較現代,專賣冷麵,依據店門口張貼的照片,冷麵的種類較多。我們去的
是裝潢傳統,主賣烤肉的那間,他們只賣水冷麵和拌冷麵兩種口味,價格一
樣,都是6000。
隱身鐘路巷弄的煎餅店<列車店>-menu沒有的菜色。聽說每到下雨天,
韓國人總會不自覺地想吃煎餅,因為韓國人認為雨滴滴在地上的聲音,與煎
煎餅時發出的聲音類似,所以每到下雨天就想吃煎餅。這次去首爾有一半的
時間在下雨,我在韓國觀光公社網站看到他們介紹一家煎餅店,叫列車店,
其中有一種牡蠣煎餅,跟平常看到的扁平煎餅不同,一直想去嚐嚐。夜色中
好不容易找到這間隱身在大樓消防巷的小店,一進門發現只有幾張桌子,但
幾乎坐滿了人,不是剛下班的上班族,就是年輕大學生聚餐。執鏟的是一對
中年夫妻,牆上貼著簡單的菜單,只有四五樣;我們完全不懂韓文,他們也
不懂英文,只好將就點了最便宜的一道,送上來我們才知點的是豬肉煎餅。
朋友剛吃了薯條熱狗,沒肚量多吃,我一人也不好多點,只好吃著我想並不
是最美味的豬肉煎餅。吃著吃著進來一位藍領工人,他叫了一道辣椒豆腐,
板豆腐先下鍋滷煮,熟了切塊淋上特製的辣椒醬,似乎很美味。下回如果再
來,我一定要先把牡蠣煎餅的韓文帶在身上,而且多幾個人一起來,這樣才
能多點幾道menu沒有的菜色。
*韓國的煎餠種類很多,有泡菜煎餠、海鮮煎餠、沖煎餠及海鮮沖煎餠等等。
韓國的煎餠因爲加了許多料,所以整個煎餠看起來非常的厚,比較適合三五
好友一起享用。
明洞O’sulloc Tea House-給我綠茶,其餘免談。明洞就像台北西門町+東
區的組合,在這裡可以看到韓國最夯的流行。近幾年流行綠茶飲料,韓國最著
名的綠茶品牌Sulloc,在明洞設了一間綠茶主題茶室,所有的甜點飲料,都以
綠茶為主體製造,甚至整個空間用色,也圍繞著綠茶給人「清新清爽」的印象
。朋友點了該店招牌-綠茶冰淇淋咖啡和綠茶提拉米蘇,我點了綠茶紅豆聖代
(像日本的宇治金時),其中綠茶冰淇淋綿密可口,底下鋪的一層小圓年糕,
遇冷口感QQ有嚼勁;可惜室內冷氣太強,寒氣裡外夾攻,邊抖邊吃到最後變
成了受罪。想送禮的人,這裡有賣綠茶巧克力,包裝精美,不過貴了一點就是
了。
我的美食排行榜-從飲食中更認識自己。出國旅行要有勇氣嘗試當地食物,更
重要的,是要「尊重」當地處理食物的態度,即使內心或舌頭並不完全認同。
在韓國的飲食經驗,我發現一、我不喜歡把所有東西都或在一起吃,比較喜歡
一道道分開吃,吃出不同食物的味道。二、我習慣碗就口,不喜歡低頭就碗。
三、清淡的料理還是比較吸引我。以下就是這趟首爾行的個人美食排行榜(小
吃甜點不列入評比):
1.<咸興本店>拌冷麵
2.<香苑>松子粥
3.<宮>餃子火鍋
4.<土俗村>蔘雞湯
5.<藤之木>烤五花肉
6.<新堂>辣炒年糕
7.<古宮>全州拌飯
8.<元祖>烤韓牛
9.<列車店>豬肉煎餅
10 . <春川名家>辣炒雞排
回應 (1)
